经历了一阵难忍的恶心后,我发现了AI医疗商业化的一个成功案例

上个周五,我体会到了恶心。

护士一阵揉搓,将一大坨橡皮泥放到了塑料托槽中,然后把整个托槽送到我的嘴里。护士再用力按压着托槽,让里面的橡皮泥和我的牙齿尽量接触,只到我的牙齿轮廓完全印在了橡皮泥上,橡皮泥凹出一个沟壑。然后取出托槽和橡皮泥,在刚才的沟壑上面,再注入一层黄色的「泥浆」。再把整个托槽连同橡皮泥和「泥浆」送到我的嘴里,牙齿再咬向它们。咬上去后,保持不动。等待黄色的「泥浆」随着时间而逐渐凝固。

如果顺利,再过几分钟之后,等黄色「泥浆」完全凝固,取出托槽,将会得到我的牙齿的立体模型。通过这个立体模型,牙医就可以了解我的牙齿的结构,并且基于此给我设计牙齿的治疗方案,制作牙套。我听牙医给护士的交代,上文所说的过程,称之为「取模」。

如果不顺利,你可能就必须像我一样。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取模的过程。前前后后,我总共「取模」了 5 轮。每一轮包括上牙和下牙,我总共尝了 10 次。尝,不得不尝。我的舌头不得不和橡皮泥、「泥浆」接触,我不得不尝到了橡皮泥和「泥浆」的味道。

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味道?恶心。另一方面,在咬向「泥浆」的时候,需要保持张着嘴巴不动,用鼻子呼吸。对我而言,闭着嘴用鼻子呼吸,张开嘴用嘴巴呼吸,都很正常,可要张着嘴却用鼻子呼吸有些难度,这也加剧了恶心的感觉。

虽然这个过程不是很舒服,也很可能失败重做,一旦失败重做,将要花费很长时间。但它却是牙医做牙齿矫正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。

有没有一个更加舒服,速度快,成功率高的方案呢?就在同一天下午的稍早时候,我体验了另一种方案。

我张开嘴巴躺着,护士拿着设备在我的口腔中游走,不同角度进行扫描。这个设备不复杂。大概可以理解为一个摄像头加上一个闪光灯。摄像头会连续拍摄一张张照片。因为里面光线不好,闪光灯的作用是保证拍照所需的光线。算法最后会基于拍摄的照片,生成一个立体模型。

回家之后我查了一下,这个仪器叫做「ITERO数码3D牙模扫描仪」。来自于一家叫做Align的企业。Align的中文名叫爱齐科技,中国的办事处在上海的徐家汇。隐型牙套「隐适美」是Align最知名的产品。

听护士大概介绍了原理,我第一个直觉就是,这个产品,是AI商业化的经典案例。为了验证我的直觉,我需要知道两件事。一是确定这个模式是不是用到了AI,二是他的商业化有没有成功。

我去官网搜索了一下,发现他们正在招聘的岗位中,至少有4个都是机器学习相关的。分别是 Machine Learning Scientist、

Sr. Machine Learning Scientist 、Senior Manager, Machine Learning、Director of Machine Learning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。

而从AI的进展来看,利用深度学习技术,通过多张二维图片来进行3D建模,已经是现成的技术。36Kr就报道了一家叫作Bifrost的创业公司在做这样的事情,不过,他们的选择从家居建材和电商两个垂直领域切入。

Align在招AI的人才,AI现阶段可以做到通过大量2D照片进行3D建模。很大概率上,Align的ITero就是用了AI的解决方案。

而从商业化的角度评价,iTero也已经走了很远。iTero进化历史:

① 2006年Cadent发布iTero数字印模系统

② 2011年爱齐公司收购Cadent

③ 2013年发布Invisalign隐适美效果模拟器

④ 2015年发布新一代iTero Element口内扫描仪

⑤ 2017年已进行120万余次修复扫描及270万余次正畸扫描。

而搜索最近的新闻,你发现最多的是,iTero从2018年开始被大规模的引入到了中国的牙科医院。据我在医院的观察,iTero也取代了绝大多数的传统取模方法。

iTero的商业模式,符合我之前说的「AI+ 硬件」的商业化路径。这也给想从事医疗AI创业的人一个提醒,要想找到行的通的商业模式,不能只专注在模型和算法上面。对应用场景的研究和了解 ,也很重要。有一些人认为AI创业,懂行业的产品经理不再重要了,我不这么认为。

吹了一番iTero,那么他有没有缺点呢?也是有的。缺点主要体现在,当遇到特殊情况的时候,精度  就会不足。什么是特殊情况呢?比如,像我一样,咬肌太发达,就会导致你没办法拍到最里面一颗大牙的全部角度。最后的模型中,大牙就有一部分缺失了。

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在做完iTero口扫之后,又去做了传统取模的原因。


评论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